为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有效提高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水平,促进教师教育教学业务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化工与纺织工程学院开展《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团队集体备课活动,以集体备课活动的规范化为起点,稳步推进“双基”标准化建设。学校督导专家王宝珠副教授、黄曾讯副教授、化工与纺织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晓英、教务处王雪俊、《大学物理》教学团队以及化纺学院其他专业教师参加活动。

任课教师王飞迎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反馈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其余老师结合自身的授课情况进行讨论。任课教师周瑞在教学大纲解读、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设计、重点难点、思政案例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适配性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课程团队成员根据说课内容分别从思政案例、电荷的特点及规律、电场的概念、电场的描述以及如何求解电荷连续分布的带电体场强的思想方法等方面展开了热烈深入的讨论。
课程负责人王兆军教授在总结发言时强调,大学物理的教学,要围绕学校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数学工具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教学要基于教材但不能局限于教材,青年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在课堂上讲好物理知识背后的本质、思想、方法与逻辑,即物理“味道”之所在,让学生喜欢上物理。

学校督导专家王宝珠副教授、黄曾讯副教授对此次集体备课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以后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要在备课中体现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课堂互动性的方法;二是可在集体备课中立足某一知识点详细展开讲解,其他成员对此进行评价,集思广益,优化教学过程。
核心课程教学团队集体备课,是“双基”标准化建设工程活动之一,是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探究能力及整体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也是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下一步,化工与纺织工程学院将持续加强对各课程组集体备课的引导,积极发挥返聘教师与银龄教师对青年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专业课程建设,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层教学组织基础。